www.jsdjw.cn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才工作 > 人才工作

构建人才“选、育、留、用”全链条 激活高质量发展第一资源

来源:常州经开区科技和投资促进局作者:尹倩 2024-11-18 10:4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也是引领生产要素同步进化的关键。在生产力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党建引领,激发人才创新力,提升人才改造自然的综合能力,实现新质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只有激活人才“选、育、留、用”全链条,形成各环节的同频共振,才能探索出兼具善为本色、共富成色、现代底色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把准政治坐标,精准选才。建设科技强国,科技工作者重任在肩、使命光荣。党建引领下,不断集聚科技力量,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主观能动性,方能为高质量发展路径提供智力支持。在“选”的层面,坚持需求导向,精准施策。首先,围绕本地主导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制定详细的人才需求清单,明确所需人才的领域、层次和数量,确保人才引进有的放矢。其次,拓宽招引渠道,实施“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战略。一方面,积极参加国内外知名人才招聘会、高校毕业生就业洽谈会等活动,面对面与高层次人才沟通交流;另一方面,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建立线上人才数据库和招聘平台,实现人才信息的快速匹配和精准推送。此外,还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行业论坛等形式,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的关注,为城市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点燃创新引擎,立体育才。成立高科技企业党建联盟,为区域内和区域间人才协同发展添助力。充分发挥党建联盟的作用,围绕人才培育,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汇聚各自优势培训资源,搭建多维度培训平台,形成良好互动,提升科技人才培训效能,共同助推科技人才培训事业与科技创新同步协调发展。发挥各地特色和优势,深度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增强人才培育的“现代底色”,促进教育与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生产劳动、社会实践深度结合、协同联动,通过立体化育才项目,使人才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在生产劳动中获得提升。依托5G、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科学技术,打造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互联网+教育”平台,营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教育新生态,打造适于人才终身学习的、适应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高质量教育体系。

夯实强基底座,温馨留才。“留”的核心在于构建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让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注重横向党建衔接,突出多部门协同发力,切实保障相关服务,涵盖住房保障、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税收优惠等多个方面,真正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同时,深化部门间党建联建制度,迭代升级服务机制,加强人才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人才服务专员制度,为人才提供一站式、个性化的服务,进一步优化和丰富人才生活和工作环境。此外,注重营造开放包容、尊重人才的文化氛围,通过举办人才交流会、文化节等活动,增进人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人才的归属感和荣誉感。这一系列举措,可以帮助构建一个温馨、和谐、富有吸引力的人才生态环境,让人才安心工作、舒心生活。

激发内生动力,高效用才。“用”的关键在于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和成长的土壤。新时代以来,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我们党坚持培育创新文化,激发创新基因,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在实践中,积极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发展平台,包括创新实验室、产业研究院、创业孵化器等,为各类人才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和创新空间。同时,优化营商环境,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政务服务效率,确保人才项目能够快速落地、高效推进。此外,通过设立人才发展基金、提供科研资金支持等措施,激发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注重发挥人才的专长和优势,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让每一位人才都能在工作中找到归属感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