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党建强企惠民工作要求,中共苏州工业园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委员会(以下简称“新建元·圆才党委”)坚持党建引领,聚焦主责主业,围绕中心工作开展“红色猎头”服务,持续优化苏州工业园区人才引进生态,服务高层次人才在园区创新创业,服务园区企业转型升级,助力苏州工业园区海外引才落地率实现全省第一,为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聚力赋能。
抓队伍,组建一支“红色猎头”先锋团队
新建元·圆才党委坚持“党建带业务、业务促党建”,积极履行国企担当,组织下属咨询管理公司全体党员成立“红色猎头”人才服务团队,强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力量。
为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红色猎头”人才服务团队结合支部“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才工作的相关论述开展专题学习,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与业务创新实践有机结合,充分激发团队成员在干事创业和攻坚克难方面的工作热情。为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红色猎头”团队走访园区重点产业用人单位3000余家次,精准排摸其中独角兽、专精特新重点企业1711家,发布了《苏州工业园区博士人才需求手册》、《紧缺人才目录》等调研材料,助力园区大力推进产才融合,拓宽选才用才视野。近年来,“红色猎头”人才服务团队开展宣讲活动近百场,推动园区人才政策和人力资源服务“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载体”,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积极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归国创业就业提供咨询引导、就业对接、项目落地等全方位、一站式服务,截至目前已触达海外人才2万余人,储备有意向回国的海外高层次人才744位,获得用人单位和高层次人才的一致好评。
搭平台,形成线上线下两个服务维度
为助力企业解决“高端人才引不来”“技术专家找不到”的难题,新建元圆才充分发挥自有网络技术优势构建了“iDream”园梦人才平台为高层次人才引进提供线上服务,并举办了各类高层次人才对接会、人才政策宣讲会等线下活动。
从2022年起,新建元·圆才党委在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人才办统筹下打造了“iDream”园梦人才平台,该信息化平台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通过不断系统升级和功能迭代,持续提升PC端和手机端的兼容性和体验感,实现政策宣传、岗位发布、机构对接、人才匹配、数据统计、补贴申领等线上一站式服务。截至目前,平台入驻企业和科研院所501家,猎头机构121家,累计发布人才需求791个,当前有效岗位329个,成功匹配高层次人才125位,逐步成为了苏州工业园区高层次人才招引总入口。受时空等多方面限制,海外高层次人才往往对国内的产业发展、职业机会、人才政策等缺乏全面了解。在上级主管部门支持下,“红色猎头”服务团队抓住精英创业周等有利契机,承办海外创新人才供需对接会、博士人才对接会、重点产业创新人才对接会等一系列“小规模”、“多频次”、“高精准”的人才对接活动。各类线下对接会的举办旨在打造高端人才供需两侧交流合作的桥梁,在精准匹配、靶向引才的同时落实强企惠民打通人才招引“最后一公里”,将园区打造为海外人才归国的“首选地”。
优生态,汇聚职能部门、用人单位、相关机构三方合力
新建元·圆才党委通过党组织结对共建凝聚各方合力,持续优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管理机制,拓宽海外引才渠道,进一步优化高层次人才引进党建生态圈。
贯彻落实园区党工委组织部、园区人社局相关人才工作要求,积极沟通园区各功能板块和园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园区科技招商中心、园区科技创新委员会等职能部门,通过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意识,自觉将人才工作放在推进高质量发展战略全局中审视定位,放在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全局中统筹谋划,协助相关部门不断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显著提升国家级人才申报转化率,在推广“红色猎头”服务过程中,获得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2023年以来,新建元圆才积极参与各政府职能部门、板块载体、产业集群所组织的党建联盟活动,联合举办人才引进政策服务红色沙龙20余场,服务企业600余家次,积极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归国创业就业提供咨询引导、就业对接、项目落地等全方位、一站式的服务。截至目前,“红色猎头”团队为苏州工业园区载体、功能区和重点企业推荐海外人才258人次,成功匹配29位海外博士人才。
新建元·圆才党委充分发挥园区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会长单位的积极作用,在园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召集从业机构共同举办主题党日,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定期举办猎头机构协调会,覆盖区内主要猎头机构,兑付猎头补贴65笔,共计262.54万元,持续优化区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协调管理机制。“红色猎头”服务团队依托广泛的国际人才网络,帮助出海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成为出海企业得力伙伴,目前已与同心医疗、博萃循环美国研发中心等达成猎聘合作意向。团队依托东京、香港、美国、新加坡、英国等商务中心,进一步加强与海外知名高校、国际人才组织的合作,促进人才交流,开展引才项目合作,布局海外人才服务网络,实现资源优势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