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棠红·幸福里”建设中,苏州高新区狮山横塘街道以党建为引领,汇聚志愿团队力量,深耕公益项目,创新社区治理模式,通过整合社会资源、聚焦居民需求,让志愿精神扎根社区,以公益微光点亮幸福生活,走出一条“善治”新路径,勾勒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画卷。
志愿力量汇聚,织密社区服务网
在彩云花园小区便民服务亭,青春社区工作人员引导居民按序接受口腔义诊。另一边的横山公园广场上,公益市集更是热火朝天,共建单位、爱心商户、社区能人资源汇聚,为居民提供便民服务。社区居民志愿者章汉弦像往常一样背上工具箱准时“出摊”,为大家免费理发。
街道各社区活跃的众多志愿团队是“海棠红·幸福里”建设的核心力量。青春社区打造“青春集光站”等党建子品牌,组建幸福快车、红锋志愿服务队等5支队伍,2164名志愿者投身服务。从义剪志愿者章汉弦坚持为居民免费理发,到钩针队陈素珍义卖饰品参与治理,再到退休教师冯德祥辅导课业,志愿精神融入社区每个角落。此外,社区还联动高校资源,培育专业体育指导志愿者,为居民科学锻炼提供支持。
公益梦想落地,点亮志愿“微梦想”
电影《小小的我》全国热映,讲述了一个脑瘫障碍者的励志故事,触动了很多人。狮山二社区也有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有正常的语言表达能力,却沉浸于自己的世界。“微光”志愿者夏小花作为梦想推荐人之一,提出想为孩子们提供辅助治疗训练的益智类玩具,促进孩子们感知能力的发展:“去年街道推行的‘我们在乎——你的公益微梦想’13个心愿得到大力关注,狮山二社区申报的项目得到爱心企业家的支持,帮孩子们圆了梦。”
横塘街道以“我们在乎——你的公益微梦想”项目为纽带,精准对接困境家庭、特殊群体需求,让公益成为“海棠红·幸福里”的温情注脚。狮山二社区“微光”志愿队关注孤独症儿童,链接资源为“星星的孩子”提供益智玩具;馨泰社区爱心企业助力患病青年小刘采购康复器材;石湖社区志愿者获捐超高压清洗机,提升服务效率。截至目前,该项目筹集善款近12万元,圆梦75个“微心愿”,惠及超2900人次,以点滴爱心编织起覆盖广泛的幸福网。
治理项目创新,构建社区新格局
“10积分兑换一次修鞋,30积分兑换空调清洗一次……”32家共建单位以“仓库管理员”身份对“资源库”分类征集,投放了生活类、休闲类、服务类等68项内容,给志愿者提供便民服务、实物奖励、场地使用等兑换选择。青春社区借助志愿者“集光卡”兑换活动,在辖区形成“双向奔赴”的文明氛围。
横塘街道以治理创新激活“海棠红·幸福里”内生动力。青春社区整合共建单位资源,推出志愿者“集光卡”兑换活动,以68项服务资源实现志愿与居民的“双向奔赴”;各社区成立快乐大篷车公益服务社、“银发生辉”护绿队等特色队伍,开展扶弱助残、文化惠民等500余场志愿活动,服务时长近4000小时。通过党建引领聚合多方力量,实现社区“共融、共益、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
未来,横塘街道将持续深化“海棠红·幸福里”建设,发挥社区基金桥梁作用,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探索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新模式。以慈善之力、志愿之美、创新之智,推动实现“善治”新路径,构建起“让社区更加美好”的幸福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