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促进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质生活的基础性工程,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牢牢记在心上、时时抓在手上,确保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基层治理千头万绪,近年来,江苏丹阳经济开发区曲阿街道党工委围绕群众需求,以“三个坚持”为抓手,持续创新治理模式、推动力量下沉、优化工作机制,全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让基层治理更有质效,也更有力度、更有温度,努力打造市域社会治理“镇江样本”。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突出“主心骨”。党的领导是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开发区(曲阿街道)抓牢党建领航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主线,实现党建引领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有效衔接。提升党的领导“贯通度”。大力推进“集成政务、集中服务”改革,将曲阿街道从开发区分设出来,积极探索“党建+社会治理+便民服务”深度融合的载体,推行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目录,将人员、资源、力量下沉,集中精力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提升战斗堡垒“坚固度”。探索构建“街道党工委+村(社区)党组织+楼栋党小组”三级组织体系,优化“三长两员”队伍,制定“三长”责任清单,激励队伍担当作为、主动履责。将党员志愿者、物业经理、乡贤择优纳入管理队伍,汇聚党建新动能。弥补基层治理力量不足的短板,不断延伸社会治理服务触角。提升多元主体“协同度”。进一步完善融合党建新模式,整合优化各类党建资源,全力吸纳各行业、企业等党组织与村(社区)合作共建,注入治理生机活力;支持人大代表高质量履职助力高质量发展,完善39个村(社区)“有事好商量”标准化建设和协商议事机制,巩固“村民议事小组”“乡贤理事会”等基层自治成果,促进民主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有机融合。开发区各类组织协调、联动,构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激发治理“新活力”。
坚持以网格为支撑,凸显“壮筋骨”。始终把网格建设作为社会治理的关键环节,不断增强村(社区)网格效用,回应群众关切问题,实现一网兜起群众“大事小情”。突出“实”,科学定格。针对原先综合网格过大、负荷超载的问题,将170个综合网格调整至190个,并设立14个专属网格、931个微网格,鼓励机关党员干部就地担任微网格员。把握“质”,全能建格。开展“三官一律”进网格工作,建立200余个网格微信服务群,充分发挥“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作用,总结推广联观村“指间上的网格”、晓墟社区网格化工作服务驿站等特色经验,打通与群众沟通、交流、服务的最后“一米”。体现“效”,培训优格。组织350网格员分批轮训参加能力提升培训班,邀请司法专家、党校教授就党的方针政策、民法典、惠民政策、纠纷排查化解方法、技巧等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提升工作能力,增强网格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制定《网格员考核办法》,实现网格员“管理、考核、绩效、问责”四挂钩,激发网格员担当作为,着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善作敢为、群众满意的网格员队伍,切实把惠民政策、温情服务体现在网格治理中,成为群众的“知心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凝聚“向心力”。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努力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迈出基层便民服务“最先一公里”。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作为信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定期深入群众听取诉求、了解情况,解难答疑235件,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靠前处置、提早介入。将15项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下沉村(社区),提供“错时延时”服务,实现一站式办理,及时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36件。以网格为服务单元,有效整合上下治理资源,形成服务合力。推动60支志愿服务队、322名村(社区)两委干部、机关工作人员等,联合共建单位职工,共计服务1368人次。走好提供个性化服务“中间一公里”。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服务群众;常态化开展走访巡查活动,并发动群众参与活动,及时发现、化解风险隐患,使服务更加精准。对于人民调解,重点打造法治广场、法治文化长廊等阵地,作为开展“援法议事”活动的主要场所。街道调解中心设置2名专职调解员,辖区四个派出所派驻8名公调对接调解员,39个村社区均设有由书记担任调解主任的人民调解室。2022年各级调解组织共调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1576起,调解成功率100%。跑完优化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打造“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做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等工作,加大对村(社区)39个便民服务站业务指导力度,实现“就近办”服务153件,大力提升服务群众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