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sdjw.cn

当前位置:首页 > 先锋评论 > 先锋评论

讲好大运河畔的红色故事

来源:徐州市贾汪区委宣传部作者:于洋 2023-09-22 15:53

近期,国内首部反映大运河红色文化、首部立体描写运河支队的长篇小说《大河》公开出版。该书是以在抗日战争期间立下不朽功勋的“运河支队”为对象的长篇小说,由被誉为“当代重大革命和谍战题材创作领军人物”张新科历时十余年查阅档案、实地采风,最终以六十万字的鸿篇巨制,将运河支队尘封于历史的峥嵘往事带到读者面前。

作为运河支队的主要起源地、主要战斗场地,一直以来,徐州市贾汪区充分利用运河支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遗址旧址、纪念设施、档案、文献、实物等红色资源开展党性教育,通过不断讲好大运河畔的红色故事,使之成为激励人民不断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1695369294356083.png

厚植大运河畔的赤色情怀。抗日战争期间,运河支队活跃在以贾汪为主的苏鲁边界、运河两岸,曾受到陈毅、罗荣桓等老一辈革命家盛赞,多次与铁道游击队并肩作战,与日、伪、顽、特、匪各方势力裹血力战,罗荣桓元帅称这是一支“能在鬼子头上跳舞的部队”,陈毅盛赞“运河支队可以写成一部大书”。然而长期以来,运河支队的故事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文学书写。为了填补这一空白,贾汪区积极联系国内著名作家张新科,多次实地走访贾汪、铜山、邳县、睢宁、济宁、枣庄等运河支队战斗过的地方,查询收集了200多篇(部)记载运河支队的书籍资料,在钩沉史料、实地寻访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手法,将运河支队在贾汪抗日的真实历史与艺术虚构相结合,最终创作重大红色题材小说《大河》,作为国内首部反映大运河红色文化的长篇小说,使得有关运河支队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清晰可见、生动鲜活。由于运河支队多次与铁道游击队并肩作战,《大河》又被众多评论家称作“大运河畔的《铁道游击队》”。

解答大运河畔的精神密码。大运河畔的“红色”故事讲述了革命是一个血与火的洗礼、淬炼历程,也解答了一个走向胜利的精神密码。这个密码,实际上就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致胜密码。回顾运河支队成立之初,不仅有开明的大学生,也有逃荒的乞丐、种地的庄稼汉、柔弱的女同胞,他们用无限忠诚和大智大勇,同日、伪、顽、特、匪各方势力短兵相接、浴血奋战,直至伏鬼降寇、大河安澜。他们用自己的流血牺牲赋予了大运河特殊的红色烙印:“站起来是需要流血的,富起来是需要流泪的,强起来是需要流汗的,但站起来的过程更加浓烈感人、更加可歌可泣,值得后人铭记。”这三个过程,尽管性质不同,但蕴含其中的精神密码都是一致的,都隐喻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追求理想的“初心”、坚守真理的“信仰”、玉汝于成的“牺牲”、全心全意的“服务”等精神密码,全面展现我们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跨越历史雄关,不断从胜利走向新胜利留下的精神文化丰碑。

感悟大运河畔的文化自信。运河支队作为一支战斗在运河两岸,且直接用运河命名的队伍,是可遇不可求的真实历史事件,同时也是弥足珍贵的红色文化资源。运河支队的人物虽然以众多小人物为主,没有那么高大,并且身上都有缺陷,但心灵就像运河水一样清澈见底、干净透彻,就是这些邻家大哥、平凡人物,关键时刻能够挺起民族的脊梁,拿起武器对抗侵略者,他们惩治恶匪、袭击汉奸、截杀日军,威名响彻苏北鲁南,隐藏其中的是一种民族的自觉,是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危机下,以运河两岸为代表的万千儿女“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的文化自觉、“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的行动自觉。这种文化自觉和行动自觉,传承沿袭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造就了强大的文化自信,为大运河两岸人民注入了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不仅支撑他们将抗战进行到底,也支撑他们在迎接新的挑战下,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不断促进以红色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文化走向未来,赋予当代中国更大的文化自信。

书写大运河畔的活力新篇。贾汪始终注重深入挖掘运河支队红色资源的宣传教育功能,坚持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以运河支队红色精神为激励,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更好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切实担负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奋力谱写“强富美高”贾汪新篇章。运河支队的故事过去八十多年了,贾汪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始终在路上。通过坚定不移践行“两山”理念,着力解决制约贾汪发展的最大瓶颈,实现了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华丽转身。通过坚定不移推动“四区”并进全面转型,大力实施“四大行动”计划,开创了贾汪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近年来,贾汪区被评为全国10家新时代文明实践先行试验区之一,连续三年被国务院表彰为落实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连续四年被国家发改委评为国家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考评优秀等次;荣获全国第三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级生态修复示范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十余项“国字号”荣誉。

江苏党建网推广标识.jpg

167169862448637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