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党员作为流动人口中的一个重要群体、特殊群体,来源广泛、流动性强、联系面广,是基层党建的重点关心对象,也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一直以来,苏州高新区狮山横塘街道坚持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作为凝聚党员先锋力量的重要抓手,通过创新实施“四同工作法”(同管理、同服务、同待遇、同奉献),努力提升流动党员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助力流动党员与城市发展“双向奔赴”。
常联系,让流动党员“流而有家”
狮山横塘街道是高新区的核心板块,金融业、商贸业、楼宇经济发达,产业结构多元,现代服务业集聚,累计拥有市场主体6.6万家,工业企业3100家,从事网约车、物流服务、电商直播、家居建材等行业的群体众多。
针对流动党员管理难题,街道创新流动党员管理方法,着力加强“行业协会+支部”组织体系,按照“分行业、分领域、分重点”的思路,建立“1+5+N”组织架构,即成立1个流动党员综合党委、5个流动党员党支部、N个“同业型”流动党组织,涉及商会组织、建材市场、电子市场、商超楼宇等多个行业领域。采取海棠先锋排查、行业部门筛查、信息系统核查,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三查三找”方式,准确掌握近400名流动党员情况。
“以前组织关系在老家,参加组织生活不太方便。自从被纳入青春社区的流动党员行动支部后,平时工作和组织生活都能兼顾。”从事建材生意的冯先生是青春社区党员活动中的“老面孔”,在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他与分散在相城区、吴中区等地的流动党员共聚一堂,结交新朋友,体验民俗活动,感受连心暖“流”。街道定期举办流动党员座谈会、主题党日活动等,邀请流动党员共聚一堂,畅谈心得体会,分享工作经验,进一步增强了流动党员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亮身份,让流动党员“流而有为”
在老家过完春节回到苏州,刘蕾把“流动党员志愿者技能卡”贴上了青春社区的宣传栏。他来自邳州市港上镇,在金屋建材市场做装饰工程,也是港上镇苏州流动党员党支部书记。“街道社区常走访流动党员,嘘寒问暖、问需问计。大家感到心里很热乎,也想多为社区做点事。”在2024年5月青春社区党委与流动党员党支部召开的共建座谈会上,刘蕾提议:“港上镇的老乡大多是搞家装建材的,帮居民搞维修应该很对口。”
双方一拍即合。刘蕾一张罗,有技能的党员争相报名,把联系方式、掌握的技能做成卡片,亮出身份。社区工作人员熟悉居民情况,选在老年人多的小区,帮流动党员“打广告”。“流动党员往往工作忙、时间碎,组织来搭台,大家找到发力点,就能集中力量为大家做点事。”刘蕾感慨。
为解决流动党员作用发挥难的问题,街道通过联建共建、组建“流动党员先锋队”等形式,鼓励党员发挥作用。流动党员积极亮身份、办实事、当先锋,聚焦居民急难愁盼,在“青春改造家”“精治大变样”等为民服务项目中贡献力量,为基层治理增能赋效。
搭平台,为发展注入“流动能量”
“这个招聘会为我们创造了难得的机会。通过咨询,我对就业政策和自身权益有了更深的了解,增强了求职信心,明确了就业方向。”近日,“春风送岗促就业 精准服务暖民心”2025年狮山横塘街道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在新区公园举行,迎来了众多求职者。14家企业单位“端”出457个优质岗位,涵盖智能制造、移动通信、家政物业、酒店管理、汽车行业、生鲜配送等多个领域,现场气氛热烈,秩序井然。
招聘会特别设立“家门口”的就业服务站咨询专区,在为流动党员设立的服务摊位上,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为流动党员求职者提供就业创业咨询、养老医保政策咨询、党组织关系咨询转接等服务,让他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招聘会上的服务暖“流”是街道做深做实“平台+关爱”服务体系的缩影。街道选址市民大厦9楼打造“为企服务”流动党员服务站,推动苏州市沭阳商会、苏州市南安商会等行业协会组织入驻,制定服务清单,通过资源共享、阵地共用、活动共办的形式,提升流动党员服务水平。辖区25个流动党员服务站及时解决流动党员报到、咨询等一站式服务,10个暖心驿站为流动党员提供手机充电、饮水热饭等“6+X”标准化服务,满足流动党员多样化需求。
接下来,狮山横塘街道将不断完善流动党员服务和管理体系,精准对接流动党员需求,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让流动党员成为城市中耀眼的红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