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改进对流动党员的管理,使其在流动中能够及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党员管理的一个新课题,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
南京市雨花台区赛虹桥街道安德门社区,北临城市中心、西接河西CBD、南靠中国(南京)软件谷,辖区内有诸多市场及园区,四通八达的交通区位、林立分布的企业和居民小区让辖区内活跃着各类群体,其中有100余名流动党员在这里生活、学习、工作。为了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近年来,赛虹桥街道党工委推行“微立方”党建联合体工作模式,指导安德门社区党委以“流动党员学习教育平台”为基础,全力打造“流动党员之家”,探索“双向共管机制”,以点带面,共建共管,着力引导广大流动党员“有家有为”,融入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
聚焦特定群体,构建组织服务新模式
立足岗位,主动作为。安德门社区党委协助区计生部门建立安徽省驻南京市流动人口区域协作工作站,围绕就业、政策、法律咨询等多方面,切实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作为省级示范站点,该站在南京市服务对象达4万余人。牵线雨花台区、凤阳县两地人社局设立安徽凤阳县驻南京市皖籍农民工服务站,保障外来务工人员权益。以社区团省委重点项目“希望来吧”为推手,为务工人员的子女提供学业辅导、亲情陪伴等贴心服务达3000多人次,切实为务工人员减轻生活压力。
社区党委还推动首家跨省流动人口妇联—安徽省凤阳县驻宁妇女联合会成立,先后共同开展家政服务等活动40余场,服务3万余人次,帮助1562人就业,团结带领流动妇女为第二故乡建设添砖加瓦。其成功经验多次被中国妇女报和中国妇联新闻报道,全国妇联主席沈跃跃、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赵雯、章冬梅均给予高度评价。
突出联学联做,探索共建共管新机制
针对流动党员流动性大、分散性广等难题,安德门社区党委与凤阳县驻雨花台区流动人口党委正式签订《流动党员共建共管协议》,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和远程教育站点等阵地建设,设立流动党员服务站,让流动党委有固定的服务、办公场所,还把党史学习教育搬进站点,打造流动党员红色“充电站”。发挥远程教育的重要作用,建立流动党员学习微信群,充分利用“学习强国”APP,开展督学、经验交流等线上交流活动,真正让流动党员“流而有家”,及时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
共建以来,安德门社区党委和流动党委坚持定期开展工作交流、学习观摩、专题讨论、实境党课等,联合开展组织生活会晒“成绩单”“问题单”“积分表”“承诺书”四晒活动,其中,共同观看十九大开幕式并交流讨论的做法,被“江苏先锋”公众号刊出。
集结先锋队伍,走好主动融入新路径
亮出身份,主动融入。每年汛期,流动党委都会提前和社区对接,主动加入社区防汛应急抢险队,对“易淹点”定期巡查,确保安全度汛。疫情发生以来,作为社区的“兼职网格员”“红色楼栋长”,安徽凤阳流动党委第一时间成立流动党员先锋队,奋战在全员核酸检测服务一线,主动认领包干澜居公寓核查任务,组织党员志愿者兼任该公寓网格员,入户做好信息登记、核查相关事项。发动“抗击疫情,志愿同行”募捐活动,将募集所得善款全额捐赠给社区用于困难帮扶。
截至目前,安德门社区党委和流动党委双方召开联席会议16次,牵线流动党委认领社区建设、困难帮扶等公益项目;组织开展清洁家园志愿服务30余次;组织流动党员及其子女参加“希望来吧”亲子活动20次;为老旧小区安装太阳能路灯、粉刷楼道、修补险墙道路、修建充电车棚,向困难青少年捐赠学习用品、帮扶困难家庭等,为社区建设增添了新力量,把党组织服务群众要求落细落实。
管用并重,有家有为。强化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是认真贯彻落实“五聚焦五落实”深化提升行动的要求,也是探索“支部建在网格上”新模式、鼓励流动党员“全面融入”的有效探索。如今,流动党员作为赛虹桥街道“虹力量”中的一分子,已经成为基层治理到底到边的重要参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