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身专业孵化党务工作者,助力‘两新’党建工作提质增效”。——这是江苏省劳动模范、盐城市高级党务工作者、盐都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沈书荣党建工作室支部书记沈书荣老有新为,助力“两新”显担当的真实写照。
老有新为发挥余热践行使命担当
把专业变成事业,以事业服务“两新”,是沈书荣用好党建“催化剂”的新路径。他爱岗敬业、执着专注,用专业谱写党建华章,以使命彰显“两新”担当,始终坚持“抓党建就是抓发展”这根主线,按照“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跟进到哪里”的要求,将心中想的、嘴上说的、纸上写的,墙上挂的变成“手上”干的,用好党建工作室“催化剂”,激发两新组织“新动力”。沈书荣退休后,以一名“党建志愿者”的身份,老有新为,发挥余热,于2019年8月成立全市首家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区域化党建工作室——沈书荣党建工作室,立足“服务两头、当好两手”的工作定位,从抓组织建设、党员教育管理和阵地建设入手,以新举措、新模式补齐“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短板,使党建工作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
把自己趟出来的路子传给身边人
成立党建工作室,一直是沈书荣的心愿,因为他要“把自己趟出来路子传给身边人”。他在两新党建路上一干就是几十年,针对一些“两新”党组织不会抓、不善于抓党建,导致党建工作弱化、淡化、边缘化等问题,经不断摸索和创新,他总结出“两手三专三导三融”的“2333”工作法。将“融合”的理念运用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在融合中主动作为,小工作室就是党建“催化剂”,通过专业化指导、一站式服务、系统化推进,加速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步伐。一是确立“三专三速”理念,努力成为党建行家里手。以党建赋能促提升,积极发挥“引路人”作用,把党建工作作为党务工作者能力提升的“催化剂”。专业培训,帮助指导党建新手快速进入角色;专题研讨,致力于党务红领迅速为行家里手;专项服务,主动作为加速非公党建提质增效。二是确立“三抓三导”举措,不断提升两新党建质效。在两新组织开展党建工作,从党员数量少、流动性大、管理难的实际出发,突出重点抓覆盖、抓队伍、抓阵地。抓覆盖,全面对两新党组织摸排问题疏导;抓队伍,全面对两新党组织红领业务指导;抓阵地,全面对两新党组织阵地示范引导。三是确立“三共三融”模式,力促两新党建富有成效。紧扣企业发展这一中心,创新活动载体,凝心聚力,把党建工作融入企业发展。人才共育,实现党建与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资源共享,以“小”工作室平台与党员学习教育融合;活动共办,创新载体力推党建与项目化融合,成为全区两新党建的一张亮丽新名片。
开拓创新有速度有温度有力度党建
沈书荣提炼出的“速融工作法”,逐步构建党建指导、专业培训、人才孵化、活动开展“四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实现了“为业主分忧、为企业增效、为员工解难、为党旗增辉”目标,快速找到了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的结合点,使党建工作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催化剂”。一是筑牢非公企业党支部“红色堡垒”。积极帮助企业成立党组织,发展新党员,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指导党建、工会和群团组织开展工作,有效破解企业生产经营和党建工作“两张皮”的问题。几年来,通过“访、宣、排、建、帮”五步工作法,有效提升“两个全覆盖”,单独组建党组织12家,工会组织15家,吸收新就业形态劳动群体入会1800人,给企业发展增添了红色动力。二是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狠抓企业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和作用发挥,使企业党员活动阵地达到了“有场所、有桌椅、有标牌、有党旗、有制度”等“六有”要求。精心指导15家党建阵地建设,编制《党建工作手册》和标准化党建台账,有力推动非公企业党建活起来,党组织强起来、党员动起来。三是提升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指导和帮助非公企业党组织选拔、培养党务工作人才,使非公企业中的党务工作者一改过去束手无策,“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尴尬局面,逐步成为支持业主发展的难得人才,成为党员职工信任依靠的核心,成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力量。几年来共孵化12名中级党务工作者、21名初级党务工作者、116名党建指导员。以工作室资源,开展“专业培训、专题研讨、专项服务”活动,培训29场次,研讨6场次,“一站式”、“套餐式”专项服务11场次,还开展“青蓝行动“,抓“三支队伍”建设,即引导出资人重视,支持党建;让党组织书记会抓,善抓党建; 让党务红领助力,带动党建,有效破解非公企业党建难题。